
5月31日,武漢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投運暨武漢超算中心啟動建設活動在武漢東湖高新區舉行。該中心的正式竣工并投入運營,成為國內首個具有公共服務性質的人工智能算力基礎設施。
據悉,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是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實驗區的重要基礎設施,對于城市補短板、強功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該中心一期建設規模為100P FLOPS(每秒百億億次浮點運算次數)AI算力,助力本地人工智能企業發展,支持AI重大應用的模型訓練及推理,可用于自動駕駛、智慧城市、智慧醫療、智能交通等應用場景。
如何通俗理解100P級算力水平呢?拿天文研究場景來說,擁有這樣的算力,一個天文學家在20萬顆星星的星空圖中定位某種特征的星體,所需時間僅為100秒左右,而算力不夠的話,耗時會超過100天。
據了解,武漢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將重點打造公共算力服務平臺、應用創新孵化平臺、產業聚合發展平臺、科研創新和人才培養平臺,形成“1中心+4平臺”的產業布局,開展生態體系建設,培育人工智能產業生態,通過打造人工智能應用示范項目,推進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和發展,助力武漢市引領帶動中部地區和長江經濟帶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支撐湖北人工智能走在全國前列。
在本次活動上,武漢超算中心也正式啟動建設,該中心定位為全國第一個集人工智能和超算的多樣化云服務化算力集群,全國第一個統籌科研創新與產業發展的超算高質量發展示范高地。一期項目規劃算力規模為100P FLOPS,預計2021年底建成完工。
今后,武漢超算中心將與武漢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統籌建設、協同發展,共同滿足科技創新對于算力源源不斷的需求。